索引号: | 4311280016/2025-30217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为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活跃消费市场,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结合新田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找准方向,创新举措,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扩面提标等政策落实落地。
二、工作目标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利企惠民”的原则,聚焦大宗消费、服务消费、文旅消费、农村消费等重点领域,打出促消费“组合拳”,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工作举措
(一)推动大宗消费稳定增长
1.优化住房供给。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加大力度建设改善型高品质楼盘。以新市民、青年人为重点,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租房,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等方式,让新市民、青年人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支持市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租赁住房,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本人、配偶及双方父母自住住房加装电梯等改造。(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住保中心、县公积金中心、各乡镇街道)
2.提振汽车消费。完善城乡公共充电服务网络,优化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增加城区公共停车泊位,缓解“停车难”。加快培育二手车市场,严格执行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跨省通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兑现对二手车经销企业的奖补政策,推动二手车交易市场规范化经营。(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市场质量监督管理局)
3.促进数码产品消费。线上线下结合、多部门联动助力宣传以旧换新扩面提标政策,提升消费者迭代升级数码产品意愿。督促企业、门店提升售后服务保障,鼓励支持企业、门店在社区开设售后便民服务站。畅通消费者举报投诉渠道,加强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严厉打击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旧充新、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先涨价后打折”等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县科商工信局、县市场质量监督管理局、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街道)
(二)推动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4.引进大型综合体。在新田步行街和新城区引进知名大型综合体,积极主动与万达广场、大润发集团、红星美凯龙等国内知名商业综合体开展对接,实现老步行街商圈腾笼换鸟。支持在商业综合体设立进口商品销售专柜,加大进口商品的展销力度,提升消费品质。(责任单位:县科商工信局、县住建局、县市监督局、青云集团)
5.丰富产品供给。鼓励各综合体引进网红店、新零售主题店、老字号美食以及国际时尚特色品牌,丰富消费产品种类。大力弘扬新田美食文化,打造新田菜品牌。大力包装“东升农场星空名宿”“沐野露营基地及萌宠乐园”等项目,加快引进建设主体,满足年轻群体多元化、特色化、差异化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县科商工信局、县文旅局、县农业农村局)
6.举办促消费活动。以探索推动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为动力,搭建消费升级平台,举办乡村特色庙会、年货节、民游街活动暨潮玩吃货节、“春游踏青季”、“畅购新田”等促消费活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县科商工信局、县文旅局、县农业农村局)
(三)推动文旅消费融合发展
7.“文旅+一产”融合发展。深度打造陶岭柑橘、骥村镇麻子塘水果等特色种植基地,大力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农事体验等乡村休闲旅游。培育一批等级旅游民宿、美丽休闲乡村和星级休闲农庄,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拓展乡村生态游、休闲游。(责任单位:县文旅局、各乡镇街道)
8.“文旅+二产”融合发展。坚持以旅游的理念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抢抓鲁丽木业成功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机遇,加快建设研学点,推动实现“园区”变“景区”、“工厂”变“景点”。利用好九峰山风力发电等本地特色工业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构建“风电”变“风景”模式。(责任单位:县文旅局、产业开发区、发改局)
9.“文旅+三产”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与康养深度融合,加大文旅龙头企业招引力度,在福音山森林公园、金陵湖等景区建设和完善生态游道、环湖公路、帐篷露营地等康养体验设施。推动“体育+文旅”深度融合,开展竞技性赛事、群众性赛事、表演性赛事,举办第二届湘南三地县区足球邀请赛等大型文体活动,提升文旅互动效益,增强景区带动活力。加快适老化改造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生活照护等服务和产品开发,探索推广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责任单位:县文旅广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
(四)推动农村消费提质增效
10.提振乡村消费。结合乡镇赶圩时间,组织企业下乡展销。鼓励支持引导参与活动企业开展打折促销活动,叠加以旧换新政策补贴券,共同发力,让基层群众得到实惠。支持引导企业通过云闪付APP支付方式,引导消费者充分利用通过购买国家补贴产品获得的消费券在有效期内进行再消费,促进消费再循环,充分激发乡村消费潜力。(责任单位:县科商工信局、各乡镇街道)
11.加快农产品上行。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中部农博会等大型推介活动,提升新田优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深入实施“数商兴农”,打造优质农产品直播基地和展示展销中心。邀请抖音农产品网红或电商专家开展视频拍摄和直播带货等实操培训,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者、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农村致富带头人种养殖大户等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模式销售农特产品,推动优质农产品上行。(责任单位:县科商工信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
12.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加快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项目,实现客、邮、快一站式运营配送,增加配送路线,降低车辆配送成本。通过高智能快递包裹自动分拣线和智能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化快递分拣配送,降低农村产品上行物流成本,推动农村产品上行。(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13.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指导支持本地企业开展各类认证和商标注册,实施标准化生产经营,提升农产品质量。积极开展统一品牌策划、包装设计和宣传推广,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组织企业参加农博会等展会,增强本地农村产业影响力,助力产品外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质量监督管理局)
四、组织实施
1.“专班化”运行。成立提振消费工作专班,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召集人,县科商工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广体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融媒体中心、县城管局、青云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等,专班办公室设在县科商工信局,负责日常协调和调度工作。
2.“常态化”调度。建立工作清单管理机制,细化分解本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建立项目清单、任务清单或政策清单,明确具体责任单位、牵头负责人,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建立定期工作调度机制,实行“一月一调度一通报,一季一小结一评价,半年督查,全年考核”,相关情况及时报县政府。各级各部门要将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主要领导定期调度,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困难。
3.“长效化”推进。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广播、政务新媒体、工作群,广泛宣传利民政策,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最佳效果。及时总结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大力宣传推介好经验、好做法,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