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280016/2019-12854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新田县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新田新闻网(记者 汤程安)9月15日,笔者在金陵镇磨刀村槽屋冲山坡上看到,几辆轰鸣的挖掘机正在节日期间紧张地挖土作业,600多亩“坡改梯”依山赋形,层层叠叠。村支书黄祖发告诉记者,眼前正在赶工作业的是该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油茶种植基地,1年后,这里的百亩连片油茶花将迎冬绽放,成为村里的集体经济的“造血”产业。
磨刀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由磨刀岭村委会带全村共1376人共同参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7户604人,占出资比例15%,磨刀岭村集体占出资比例的85%。2019年合作社的油茶种植基地投入现套基础设施资金近40万元,承包村集体林地面积600亩,租集体林地面积400亩,修建生产道路4公里,2019年计划完成种植优质油茶300亩,第二期计划2020年春季种植600亩,第三期计划接受各自然村和农户林地入股扩大种植面积,累计种植面积达1500亩以上,资金达200万元以上,并将逐步完善办公、晒籽、加工等综合设施。
磨刀岭村距离金陵镇15公里,县城33公里,是该镇最北端的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有着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自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驻该村扶贫的后盾帮扶单位民政局、县网政办立足村情,积极引导贫困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的原则,给予了每户建档立卡户产业扶持和补助。同时,通过劳务合作、资金入股、土地流转等形式与贫困户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村主任李军算了一笔账,按现在的工价计算,在基地务工贫困户每天的收入有100多元,产业达产后,通过采取“合作社+贫困户”股份制集中生产模式,让村里的贫困户都能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本来前段时间外出打工的活都已经找好了,后来听扶贫干部说村集体有了油茶种植项目,能赚钱。”贫困户刘金胜面带笑容地告诉笔者,“现已决定踏踏实实在村里干几年,哪也不去了。”
“以提升自身“造血”功能为目的,确保当地优势得到充分挖掘。”驻村队长谢其成介绍,今后的磨刀岭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油茶种植基地是一家集生产、加工和销售融为一体的多元经营合作社,油茶进入丰产期,预计年度总产值达到400多万元,全村人均经济收入增加2500元以上,在促进贫困户就业和增收致富中发挥明显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