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280016/2019-12789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新田县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全国模范教师邓华平获奖现场
认真上课
指导学生
新田新闻网(通讯员 何新瑞 何典军)“鲜花、掌声和一切荣誉代表不了您的付出。老师,感谢您指点迷津,鼓励我微笑前行,才有我今天的成绩。愿我的祝福像一朵朵美丽的乡村野菊花,装点您的心情。祝邓老师教师节快乐!”新田县三井学校九(2)班学生刘思婷发给班主任邓华平老师的微信祝福语。9月10日,邓华平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他个子不高,干瘦,那黝黑的脸上写满了风霜;他职务不大,却同时管理学校8项工作并任教;他不是全才,却先后任教过5门不同的课程;他就是乡村从教34年的邓华平老师。34年来,他用平凡的坚守,努力做到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他获得的荣誉、获奖论文不胜枚举。仅2018年一年,他先后评为新田县第四届“园丁之家”优秀教师,全国TCL烛光教师引领奖,“永州市最可爱乡村教师”。他的课题《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论文《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数学教学启发知识的街接农村教学模式研究》均获国家一等奖,并分别在《读写算》和《明日》杂志刊登。
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任何一种职业,只有爱一行,才愿干一行,才能专一行。”邓华平说。1985年,邓华平中专毕业,8月被聘请到三井乡政府工作。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心想当“孩子王”的他,在乡政府工作22天后,毫不犹豫地辞掉政府工作,毅然走上三尺讲台,一干就是34年,先后任教过一至九年级语文、数学、思品、科学、体育等课程。他每周总课时36节,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邓华平常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己首先要有信仰。”他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爱岗敬业,以爱化人,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
他涵养道德情操,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并能把党的政策及时参透于思品课堂教学中。他不但教会学生知识更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2018年下期我班学生郑冬云,胡芳两同学都是失去母亲的家庭,家里贫困,对学习无信心,我找其谈心,并赠予郑冬云衣物等,资助伙费200元,资助胡芳伙食费440元,两同学对学习有了信心,在作文征文赛中郑冬云获得县一等奖。为了学生的成长,我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邓华平说起这两位学生的进步,笑得多开心。
他时刻关注学校的未来。每期都能向上级申请,并从学校资金中挤出部分,用于学校建设。从2005年到2018年,在他担任总务主任期间,先后筹措资金1100余万元,新建了学生宿舍楼、教学楼、教师公租房、学生食堂楼、少年宫建设、光大楼、光大楼附属工程、校园硬化建设工程、山下村校合格学校建设、传达室、运动场、围墙等,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给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学生成长的“塑造者”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邓平华特别喜欢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这句名言。他一直名言谨记于心并努力践行,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学生身上,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他担任班主任的25年中,每天从早到晚,时刻关心着每一位学生的动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他为了备好课,让学生易学、易懂、易记,他经常翻阅多本课外书及教学参考资料,尽最大努力写全面,有时一节教案写几个小时。批改作业一丝不苟,有记录、有讲评、让学生学有所悟。“老师批改作业太仔细了,弄得我后来做作业再也不敢马虎了。”曾经教过他的一位学生告诉笔者。
面对“潜能生”,他都笃信,爱能融化坚冰。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他们“加餐”,挖掘他们的潜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只要看到他们的一点点进步,都会表扬和鼓励他们。经他教育,让多名“浪子”学生回头,并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找到如意工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精心的付出赢得了家长的点赞。1996年,三井乡晒余坪村小,因地理位置偏,学生人数少,年级复杂,校舍成危房,派出的老师不安心工作,教学质量连续五年排全乡倒数,村民反响大,强烈要求学区派负责的老师任教。经学校领导做工作,邓华平同意前往。到校后经过调查、摸排查找原因,寻求工作的方向,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工作,全校一至四年级学生考试成绩全部跃入学区前4名。他所任教的四年级班数学成绩合格率100%,优秀率55%,排全乡同年级第一。
时间是最客观的记录者。1997年,邓华平工作出色,被调到三井中心校任教五年级两个数学班,兼班主任,每班73人,期末考试及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6.3%。1998年,他任教六年级数学兼班主任,毕业升学率达84%。
2005年下期,邓华平从石羊中学调入三井中学,任C102班主任,教两个班的数学,兼学校政教主任,教学成绩提高7位,学校政教工作突出,未出现过一次严重的打架事故和其它安全事故,改变了原来打群架和纪律涣散的局面,学校校风、学风逐年好转。
学生成绩的背后,是邓华平辛勤教育的结果。2014年的初三毕业会考中,他所任教的数学科排全县第三名,历年的教学质量奖排名前茅。2015年所教的毕业班思品合格率达97.9%,排全县第一。2016年他教毕业班数学仅一年,排位提高从原来的全县排名第18位一跃上升到第8位。
愧对家人的“不孝者”
“邓华平一人干了两三个人的事,现任三井乡学校总务主任、九年级化学教师、兼学生食堂采购员、学校水电管理员、学校接待室工作、学校工程建设管理等工作。他热爱事业胜过生命,33年来从未因事因病请过一天假,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能积极主动按时最快完成,从不拖延,从不欠账。拚命三郎用在他身上一点不为过。”三井乡学校校长谢知华告诉笔者。
他超前谋划,积极主动,把三井学校的后勤工作安排得有声有色。每学期开学初,当其他教师还在休息时,他就已经在学校布置维修和购书购办公用品、卫生工具的工作了。虽然他家住本乡农村,离学校不到两公里,妻子在本村办一所幼儿园,聘任人员3人,工作任务繁重,但从未过问个幼儿园的事。即使是星期天也大部份时间在学校抓工程建设工作。
他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2010年3月25日,他的妻子因身体不适,入院检查发现肿瘤,医生建议立即手术,为了不影响学校工作,做通了妻子工作,把手术时间推迟到4月清明假才办入院手术,前后住院十天,没有请假一节课。有一天,星期一上午从医院赶到学校上课,后回到医院。下午4:30赶到学校开例会,后又回到医院,晚上8:40再返回学校签到住宿。一天来回3次,无任何怨言。“当时,给我妻子做手术的主治医师文祝华悄悄告诉我,你也太粗心了,再晚几天来可能没法动手术了。”邓华平说,现在想到这事,感觉全身都在打颤。
“2011年下期合格学校建设,学校工程量大工作复杂,他每天亲自动手搬运物品,安排工作,每天工作12小时,不知多少天未吃早餐,也不知因搬运物品划伤多少次手脚,损坏几件衣服裤子、鞋子,几乎每周星期天和节假日都在学校监工加班,全期没有休息过一天,体重也在两个月内减少6斤。”他心上总有用不完的劲。
“当老师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2013年农历12月,父亲因患脑梗塞突然得病住院3天,后因无好转,医生建议出院后,回家病床4天前后7天,生命危在旦夕,依然每天在校工作,未请一节课的假。直到父亲去世的那一刻,还在学校监考和办理学校建设的有关手续事宜,直到家中打来电话说父亲去世,才急忙回家,然而父亲早已离我而去了。”为了孩子,邓老师说,他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祸不单行。2015年5月,妻子突患胰腺炎住院8天。不到一个月,年过七十的母亲突发脑溢血,住院17天,不能行走不能自便,靠背、打针、辅氧。2015年11月,妻子胰腺炎又复发住院7天。尽管家人连续得重病,都一直在校上课,未请假一节课。”邓华平说着说着,眼里流下了伤痛的泪水。
新时代的“追梦者”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者的舞台。邓华平勤于学习,善于积累经验并进行总结。他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教学创新。曾先后获得县“优质课”5节、县教学论文一等奖6篇、二等奖4篇、市一等奖3篇,二等奖3篇、省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指导学生获省一等奖2篇。2018年11月指导学生郑冬云作文获县一等奖,2019年指导学生亲子阅读李诗微、郑冬云、肖勇辉、陈阳4人获县三等奖;国家级发表论文3篇、省级1篇。《农村数学教学的方法探究》获县级二等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邓老师曾先后在1987年、1991年、1995年、1999年、2000年、2001年被评为“县先进教师”共6次, 2008年、2012年被评为“记县三等功”共2次,2014年9月被评为全县十佳“最美乡村教师”。2018年被评为新田县第四届“园丁之家”优秀教师,2018年5月被评为全国TCL烛光教师引领奖,9月被评为“永州市最可爱乡村教师”,2018年12月评为初中班主任国培“优秀学员”、国培磨课展示“一等奖”,11月被评为中小学生运动会“优秀教练员”,中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优秀指导老师”,12月被评为扶贫工作“优秀帮扶人”。2010年被评为县“优秀基层工会干部”,2010年被评为县“优秀学员”。
“伟大出自平凡。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对于平凡岗位的坚守,对于不凡梦想的追求,就是我从教的足迹。只有坚守、奉献、奋斗,才能用平凡生活里的点滴成果酿造出不平凡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将继续前行,不忘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用最大热情为学生成长成才点亮一盏灯,甘愿做孩子的铺路石。”邓华平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