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280016/2025-29259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新田县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2024年,县发改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认真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法治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规范权力运行,提升履职能力,认真开展普法宣传,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和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组织召开法治建设专题会议,确立法治建设工作年度总目标。二是增强法治学习。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个人自学、讨论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坚持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不断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全局行政执法证人数为14人。
(二)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流程。一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布工作。二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将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均纳入审查范围。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行政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等合法性审查程序,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召开党组会议或局务会议进行集体讨论研究。三是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持续动态调整权力事项和监管事项清单,实现行政权力、执法监管、行政处罚的关联衔接,构建全流程闭环。
(三)突出工作重点,全面履行职责职能。一是严格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告知承诺、并联审批等制度的落实,主动运用区域评估成果、优化审批服务,努力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本年度共办理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302件;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164件;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事项核准23件;人防批复15件。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制定了新田县发改局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全部按“互联网+监管”要求进行公示。三是坚持普法宣传。围绕部门职能,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12防灾减灾日、世界粮食日、节能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开展国防人防、价格、能源等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一年来以分发资料和宣传品等方式,共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虽然我局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和困难,一是法制工作人员对政策性法规掌握还不够。由于发改涉及投资、招投标、价格、能源等多方面,法制工作人员仍需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二是普法宣传形式单一。以挂横幅、发放资料等宣传形式,难以达到宣传效果。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我局主要领导坚决扛牢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亲自部署,亲自指导。一是坚持带头学法普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内容,组织开展了2次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活动,建立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首要内容的普法责任清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章至第三章、《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纳入清单化、系统化学习;积极组织本单位47名干部职工参与2024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参与率和考试合格率均达100%。二是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认真落实“一门式”政务服务,按照法律法规规范化行政审批流程管理,着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标准化管理,规范政府和企业投资审批事项标准和流程。继续推进承诺制审批,优化审批流程。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严格落实法制审核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带头执行主要负责人末位表态制度,凡是“三重一大”等决策事项均经过局班子会议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切实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中关于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的职责,实现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制定合法性审查工作台账,明确需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审议决定。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法治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不断推进法治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提高行政决策水平,通过合法性审查,确保了行政许可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涉及重大事项决策时,充分听取党组成员意见、建议,集体研究讨论后作出决定,提高了决策质量。
(三)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切实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宣传“五进”活动,从粮食安全、国防人防知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节能等多个方面,积极谋划法治宣传工作,创新普法宣传方式,为建设法治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